本文轉錄自 PTT movie版

寫在前面:

這是一篇觀看過《寶米恰恰》後,嘗試結合發展心理學理論,從「比較」與「誤會」兩個角度來分析《寶米恰恰》中,關於「自我認同建構」與「親密關係形成」的心得文,目的是推薦這部小巧精緻的國片。

_N8F1858_1

一、青春期的危機:

社會心理學家Erik Erikson (1902-1994),這位1950年代傑出的人類階段發展理論學者曾經提出,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建構自我認同時,必須解決兩個生命的危機(youth mustresolve two life "crises" during adolescence)。所謂的“危機”是指涉發育階段所遭遇到的內在衝突,而一個人如何來解決這些危機,將決定他們的個人認同與未來的的發展。

在他的理論中,青春期的第一次危機通常發生在早、中間期的青春期,被稱為認同vs.認同混淆的危機(the crisis of identity versus identity confusion)。在調適這個危機的過程中,青少年必須決定他們想要成為誰,以及他們希望得到別人如何的接受。而第二次的危機則發生在青春期後期和成年早期,稱為親密vs.孤立的危機(the crisisof intimacy versus isolation)。青年必須決定如何發展與維持來自家庭之外的親密的友誼,以及如何在浪漫的戀愛關係之中實現互惠。如果這兩個危機沒辦法順利度過,青少年將無法成為情感成熟的成人,並且可能會被孤立於這個社會。

明顯地,電影《寶米恰恰》之中,青春期的寶妮跟米妮,正遭遇到這樣的危機(當然,我們每個人也都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我是誰?要如何定位自己?要如何跟別人發展親密的關係?只是,寶妮跟米妮跟我們不一樣,因為她們是出生時間只差五分鐘的「雙胞胎」!而串連《寶米恰恰》的,正是青少年在試圖解決這兩個危機時,所遇到的「比較」與「誤會」難題。


二、關於『比較』:

電影劇照_寶妮&米妮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經驗:當第一個危機出現,我們開始尋求自我認同(identity)時,其實我們是不是多半得靠著他者(others)的看待我,才能夠決定我是誰。因為我們之所以成為自己,並不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自己是誰,而是別人認為我們是誰,進而影響我們決定我們自己是誰。

舉個類似的例子,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即便不是自己,或多或少周遭也會有朋友遇到這樣的經驗:「被大多數的人取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綽號。」雖然自己極力的否認與抗拒難聽的稱謂,但在大多數的人都這樣稱呼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變得接受了那個難聽的稱謂綽號,並將之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由此可知,雖然我們極力想要決定自己是誰,但是Identity從來都不只是來自自己,更多是來自others如何看待你。一方面,自己會有個比較的基準(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另一方面別人會有看待你的角度(別人認為你是怎樣的人)。

寶妮開始有了這樣的覺醒,因為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有一個比別人更明確的「比較」座標,這個基準,正是那一個分了她一半細胞的另一個自己。但是,當他者在看待寶妮時,其實不是看待寶妮,而是看待雙胞胎的寶妮與米妮。因為,就一般人(他者)的想像,同卵雙胞胎長得一樣,行動相仿,甚至會出現某種類似心電感應的心靈相通,因此看到其中一個就不得不想到另外一個。但是即便外在如何的相似,寶妮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個跟米妮不同的個體。即便要比較,也沒必要一定得要跟米妮比較。一個想要「做自己」的寶妮,開始抗拒以往的那個包含著米妮形象的自我。她反抗第一步就是:「擁有自己的秘密。」

不過我們並不清楚,米妮心中是否有這樣的衝突,或者說,因為米妮在各方面似乎都略比姊姊優秀,因此在做自己的同時,並沒有負載了成為寶妮第二的認同危機。

三、關於『誤會』:

電影劇照

擁有了秘密的寶妮,其實已經突破了第一個成長過程的危機,只是第二個關於親密關係的危機,卻因為他者的無法分辨寶妮與米妮,成為一個錯綜複雜的關係。如同許多電影的橋段一般,一連串的誤會,造就出匪夷所思的巧合,並且串連出不可思議的情節。只是這個出自於他者的分辨不清,並不是寶妮或是米妮所樂見的。因為,她們都想成為一個中心,實現完整的自我。

在遇到第二危機時,米妮其實並不確定她自己想要用什麼方式去接受這段感情。這種對於感情的不熟練,其實僅是由於經驗的不足或是未曾想像要選擇何種角度來面對。但是,寶妮跟米妮各自都不自覺地希望能有個可以完全認出她是誰的那個人。在片中,我們會感受到寶妮很強烈地希望能跟米妮不同,是因為一般人在看雙胞胎時,會把成就比較好得那個視為理所當然的基準,而一般人的基準也很世俗,比起體育好,成績好才是比較有前途。因此即便有體育優勢的寶妮,並無法從中得到家人的認同(更何況那個優勢並不大),相形之下,寶妮在潛在中就有更多出於家庭之外的感情的需求。這或許也是在面對第二個危機時,寶妮的表現似乎比米妮更積極主動的原因。

只是即便寶妮與米妮內在有如此之差異,但是兩種不同的誤會卻分別產生。第一種誤會是一種普遍性的內在誤會:優果的不瞭解米妮。優果的不瞭解米妮,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個體,不要說青春期的少年少女,熟男熟女也常為情所苦。米妮的困擾來自於分不清楚自己的感覺,並且不曉得要如何適當地表達親密關係。

但更該死的是第二種誤會:永平的認不出寶妮。永平的誤會寶妮,單純的只是因為外在的傻傻分不清。外在的分不清,其實出自於其過於害羞的性格與和寶妮過少的接觸。事實上,寶妮跟永平,其實是處於各自單戀的狀態,得透過一方的告白,才能突破這羞澀的僵局。但就如同認同一般,你是誰並不重要,別人怎麼看待你才比較重要;事情的真相也是如此:事實是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實被如何認為。

矛盾的是,一方面寶妮既想要脫離米妮成為獨立的個體,為何寶妮在面對永平時,卻無法開口說出她有個長相跟她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妹妹呢?片中寶妮宣稱的理由是:怕別人最後喜歡上的是妹妹米妮。但我認為其實真正的理由應該是:寶妮害怕失去了自己。因為寶妮很清楚的知道,對別人來說,寶妮跟米妮是不可分割的。而寶妮和米妮的共同形象,卻比較多會是米妮的那一部份。

影片的最後,導演試圖將這兩個危機導向美好的轉機與結局:寶妮最終透過仔細的分辨照片來勇敢切割自己跟米妮(即便有些照片連她自己也分不清誰是誰),找到了自己;另一方面米妮似乎接受了優果而永平也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寶妮,她們在情感上也開始踏出新的一步。


四、代結語:我們的青春紀實

電影劇照-青春無敵

這整個過程不就是個完整的關於青春期的故事嗎?而除去了雙胞胎所產生自我與他者認同上的混淆,這不也是我們每個人所必定經歷的故事嗎?透過了「不停的比較」以及「不斷地誤會」,我們逐漸地找到了自我,逐漸地實現了自我,並逐漸地完成了自我。《寶米恰恰》沒有強大的卡司,但是整個故事卻在少數的場景、少數的主要人物之中,完整地呈現了青春期少年少女在面對自我危機之下如何做出自我調適的成長故事。而在有限的經費之下,能透過精確的運鏡以及後製技術,做出幾乎完美無缺的一人分飾二角的畫面,令人更加期待國片的未來。演員們不會太過火與激烈,卻恰如其分的演出,得以讓年長者回憶起年少情懷;年少者能夠感同身受,更是這部小而美的國片成功之處。雖說這類描述熱血與青春的國片似乎難免都會有:時空背景稍嫌空洞、內容情節略嫌平凡、需要口白來輔助演技、無法負載過多的價值與意義……等共通現象,但瑕不掩瑜,《寶米恰恰》已經恰如其分並完整地表達清楚,寶妮在青春期成長過程中,對自我認同追尋的過程,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因此十分值得一看。

最後,個人比較好奇的是,如果本片是從米妮的角度出發來觀看與描寫其青春期的變化,不曉得會不會有什麼逆轉的角度與結局?我相信應該會是個很不一樣的故事。畢竟,即便是外表相似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九的雙胞胎,內心還是各自完整與獨立的個體!畢竟,每個個體都希望能平順地找到屬於自己能安身立命的「身份認同」與專屬獨特的「親密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米恰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