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錄自: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19691228.html


《寶米恰恰》是一部十足討喜的校園電影,不但帶著學生生活特有的自然清新,在視覺上呈現也繽紛可愛得像甜蜜童話,讓人用看的就嘗到少女情竇初開的酸甜滋味。導演楊貽茜和王傳宗除了透過台灣校園片常見的主題「愛情」和「運動」,處理了一部好的成長電影都有的主題「自我追尋/認同」,最特別的是,主角寶妮不但要在自我和外界之間拉扯,還要面對一個最直接的形體--和她長得一模一樣的孿生妹妹米妮。這個有趣的故事來自楊貽茜親身的成長經驗,她自己就是雙胞胎中的一半(另一半楊琬茜也擔任本片配樂),說起這個充滿少女指望的故事,自然格外細膩生動。



電影以寶妮(黃姵嘉飾)第一人稱敘事,她和米妮是孿生姊妹,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差了短短五分鐘,外型、身高、體重差不多,就連「經痛的程度和時間也差不多」,但是她不像妹妹那樣完全接受自己是雙胞胎的命運,她不想米妮共享一個被認錯和被比較的人生,她期望擁有一個獨立屬於自己的未來。 
 

高中結束前,愛情降臨到這對姊妹身上。演辯社的主將優果(歐陽倫飾)愛上米妮,但在她面前卻一句話都吐不出來,只好找姊姊寶妮訴苦。對寶妮來說,優果是個很「清明」的人,他能「清楚明白」辨認出這對雙胞胎姊妹,恰好滿足了寶妮的期望,因此「我覺得優果是好人」她對米妮說。 
 

這個邏輯原本也是清楚明白,直到寶妮認識了外表高大,個性木訥的留級生永平(姜康哲飾),才出現了矛盾。兩人第一次相遇是在學校樓梯間,家政課時永平割傷手,血流不止,寶妮幫忙攙扶上計程車。導演用了有些誇張的手法表現出永平的男性肉體對寶妮的吸引力,慢動作特寫了他的肌肉與汗水,就像楊德昌在《指望》(《光陰的故事》第二段,1982)裡拍孫亞東搬磚塊的青春裸體那樣坦率直接,甚至讓人覺得直白到有些天真可愛。 這兩人互有好感,但陰錯陽差下,永平把米妮誤認為寶妮,展開猛烈追求。寶妮說分辨得出她與米妮的優果是好人,結果她愛上的竟是搞不清楚誰是誰的永平,這麼一來,永平豈不是就是壞人了?加上寶妮問優果為什麼總能分清楚她們姊妹,他回道:因為我不是只看外表的人。永平是只看外表的人嗎?是不是只要是這張臉孔,不管是米妮或自己,他都喜歡呢?如果真的喜歡的是我,即使我不說,也應該知道米妮和我是兩個人吧! 

 



楊德昌電影《指望》

 

寶妮總覺得自己了解米妮在想什麼,但她卻無法順當好自己的情緒思路,就像個局外人般看著這四角關係越來越複雜,雪球越滾越大,不可收拾,而自己想與米妮切割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她不想在籃球場上的優異表現總被歸功於雙胞胎的天賦默契,更不想上了大學還和米妮同進同出。當她為了上場比賽,吃下避孕藥延遲經期,米妮雖然裹著被子背對她,但她聽得一清二楚。姊妹倆不說,其實心裡都明白,從這個晚上開始,她們不再是連經痛時間也差不多的雙胞胎姐妹了。 

 

話說回來,其實直接和永平說明白她和米妮是雙胞胎,一切不就結了?也就不用鬧出這麼多事了,但這就是屬於青春期的自以為是和倔強彆扭,這些外人看來難以理解的青澀執拗,我們只要過了那段期間,就像換了腦袋一樣忘得一乾二淨,然後開始疑問,為什麼《藍色大門》裡的張士豪淨是鬼擋牆重複些「你到底什麼意思?」這種話語。 

 




「這樣很蠢耶!」我們也許會說,但這就是我們有過的懵懂青春。 

 

我對《寶米恰恰》唯一的期許,就是希望這個故事能說得更簡潔精煉,然而這部電影已經夠討我喜歡了,因為高雄自行車道雨後的光影好美麗,黃姵嘉好質樸自然,姜康哲呆得太可愛,製作團隊更是用心,用完美的影像合成技術讓可愛的黃姵嘉一人分飾兩角(但又不給特別符碼讓人一眼辨明,「識別」也成了觀眾欣賞本劇最有趣的遊戲),我由衷佩服他們的野心和完成度,原本以為會用更遮掩的方式讓兩個人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場景,沒想到居然能達到姊妹衣服丟來丟去的逼真程度,真是國片裡少見的影像魔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米恰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